中國出版傳媒商報|方偉:“內容驅動+體驗賦能+渠道創新”三箭齊發
2025年1月24日第02版
■方 偉(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十堰市分公司經理)
2024年,是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十堰市分公司(以下簡稱“十堰新華”)深化改革、探索突破的一年。這一年,十堰新華主動擁抱行業變革,以“數字化轉型”“服務質量優化”“全民閱讀推廣”為核心關鍵詞,交出了一份令人鼓舞的答卷。
線上平臺化、線下網格化,提高觸達率。近年來,市場環境變化、消費降級等問題對書店行業產生很大影響,實體書店主陣地優勢不在,傳統營銷方式效果不佳,線上平臺建設還在初級階段,面對以上重重挑戰,十堰新華緊緊圍繞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平臺化運營、網格化服務、數字化管控”的“三化”工作部署,積極應對渠道、產品、營銷、服務“四大變革”,不斷探索發展新思路。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十堰新華通過“線上平臺化、線下網格化”的服務模式,實現主營業務數字化轉型升級;強化新媒體營銷工作,優化布局新媒體營銷矩陣,目前已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體系,以線下門店為主陣地,微店、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小紅書實現常態化運營,累計粉絲近7萬人,全年制作短視頻近150個,直播近百場。在服務質量優化方面,圍繞教育教學需求,開展全區域中小學教師能力素養提升培訓近20場,參與教師近3000人;參與承辦各類校園文化活動30余場,覆蓋師生2萬余人,通過打造教育服務品牌活動,由單一的產品服務向教育服務轉變。在全民閱讀推廣方面,區域內各新華書店上下聯動,共組織開展“書香校園公益行”“十進一創”等線上線下活動200余場,惠及逾20萬讀者,不斷提高全民閱讀的參與面和覆蓋率。
B端創新品牌,C端增強黏性。2024年,十堰新華一方面在品牌建設上取得新突破,通過與當地宣傳部門、教育部門以及各中小學校聯合發力,共同舉辦“經典領讀人”“新華書店杯”系列比賽等活動,進一步提升新華書店在文化、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另一方面,與讀者黏性不斷增強。十堰新華打破時間、空間和功能的局限,通過線上平臺為C端讀者提供豐富、便捷的產品服務,通過線下精準的網格化營銷,提升終端讀者的消費體驗,提高廣大家長和讀者對新華書店的信任度和歸屬感。
2024年是出版行業困難與機遇交織的一年。對于新華書店而言,破局的關鍵在于“內容驅動+體驗賦能+渠道創新”三箭齊發。首先,內容創新至關重要,我們不僅要做好圖書服務,更要著眼于同教育培訓、文化活動、數字內容等多領域融合,創造全新的文化消費體驗。其次,模式創新也是突破難關的關鍵。新華書店可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通過舉辦區域性文化活動、跨界合作等方式,拓展新的客戶群體和市場空間。同時,結合地方特色,推進“文化+文旅”融合,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和場景。最后,技術創新將引領新華書店走向未來。通過打造智慧書店、VR閱讀體驗館等創新空間,讓讀者在享受文化服務的同時,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全新閱讀體驗。
2025年,十堰新華將主要圍繞“數字化賦能”“全民閱讀深耕”“特色文旅融合”三個方面進行新探索和新嘗試。一是加速布局新媒體領域,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品牌價值,推動數字化轉型。建立“1+7+N”發展模式(以市級新華書店為龍頭,帶動7家縣級新華書店,在多個新媒體平臺發力),打造覆蓋公域和私域的“連鎖+電商+直播+服務”的運營模式,積極主動找流量、找渠道;深入研究短視頻電商渠道呈現出的正向增長態勢,打造十堰“一主四副多極點”(一個主賬號、四個垂類賬號、多個個人賬號)新媒體模式,圍繞新渠道商業模式和讀者需求持續創新。二是堅持深耕全民閱讀,主動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全民閱讀服務模式,主動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把購書閱讀、名家講座、知識分享等形式與公共文化服務聯動起來、深化融合,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著力培育“閱讀+”新業態新消費。三是探索特色文旅融合,拓寬發展新思路。打破時空限制和產業邊界,結合“仙山、秀水、汽車城”的十堰名片效應,深入挖掘文旅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聚焦共同的文化屬性,激活和融合特色資源,培育打造特色品牌,形成“1+1>2”的效果,增強文化品牌的生命力、競爭力。
新聞鏈接:http://dzzy.cbbr.com.cn/html/2025-01/24/content_55896_18220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