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 | 聚焦新時代出版亮點,擘畫多領域發展新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亮相武漢書展暨第19屆華中圖書交易會
華中圖書交易會是湖北出版業的行業品牌展會,已成功舉辦18屆。為向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2024年9月27—29日,武漢書展暨第19屆華中圖書交易會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本屆交易會以“新時代新出版新發展”為主題,結合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突出主題出版、精品出版、數字出版、數字教育和文旅融合,實現“一展”融“四會”(圖書展銷會、全民閱讀會、行業交流會、產業融合會),打造長江文化高地。應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邀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精心組織籌備,攜旗下19家出版社整體亮相本屆交易會,集團展區面積224平方米,集中展銷主題出版、傳統文化、社科人文、文學藝術、親子閱讀等領域精品圖書1800多種,碼洋70余萬,并策劃舉辦多場閱讀文化活動,邀請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作家、教育家與廣大讀者見面交流,為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貢獻世紀力量,充分展現集團成立25周年的嶄新成果與蓬勃氣象。
開幕式上,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與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精品出版、市場營銷、教育文創、融合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強,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國斌等出席簽約儀式。
一、打造傳世精品,系統展陳集團主題出版、專業學術出版的重點新書。
華中圖書交易會一向以其不俗的學術品位和高度活躍的館配業務著稱。為此,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精心策劃,在展區入口處呈現以“打造傳世精品 攀登出版高峰”為主題的世紀精品展,集中展示集團近年來在主題、古籍、科技出版等領域取得的優秀成果,充分展現精品出版的雄厚實力。在重點新書方面,集團也突出主題出版、專業學術領域的綜合布局和精強功力,系統呈現近期力作。
重點主題出版物方面既有優秀理論讀物如《天下國家道理——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轉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陜北》(上海人民出版社)、《江山大勢——1949年國共和平談判》(學林出版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式現代化》(格致出版社)等,
也有文學藝術精品,如《去北川》《一路奔北》(上海文藝出版社),長篇連環畫《千里江山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等。
專業學術領域精品薈萃,傳統典籍整理方面,不久前在上海書展隆重首發并備受學界和讀者矚目的《唐五代詩全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將進行重點推介;
在敦煌文獻研究和出土文獻研究領域,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出《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第61-70冊,中西書局推出《睡虎地西漢簡牘》首卷《質日》等;
在藝術文獻領域,上海書畫出版社推出全16冊的《浙江書法大系》。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推出多種在工程技術、醫學科技領域居全國領先的重量級原創學術產品,如《中國磁浮交通基礎理論與先進技術叢書》《重大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叢書》新出品種,《腦膠質瘤手術技巧與圖譜》《新編仲景全書》等。
二、把心交給讀者,集中推出一批以“世紀好書”為引領的大眾讀物。
切合武漢書展“全民閱讀會”的定位,集團精選各類大眾讀物參展,100多種去年以來“世紀好書”榜單入選作品以主題社科、大眾人文、文學藝術、科普少兒四大品類集中展銷,各出版社帶來重點新書好書,尤其凸顯品牌建設的新成果。
集團“大虹橋”出版計劃重點項目“第一次遇見系列”最新推出《第一次遇見莎士比亞》(上海人民出版社),展開文明交流互鑒的璀璨畫卷。
文學方面,既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彼得?漢德克的《內陸之行》和露易絲?格麗克的《合作農場的冬日食譜》(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也有原創佳作,如不久前摘取“行讀文學獎”的《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跡、異物、幽靈和古怪》(上海文藝出版社),以及堪稱王安憶文學讀寫心史的《史詩的罅漏里》(上海文化出版社)等。
集團多個大眾人文出版品牌推出重點新書,上海文藝出版社“藝文志”推出《史記今讀》;上海古籍出版社“抱樸”品牌帶來《散為百東坡:蘇軾人生中的言象行》;《君幸食》是上海譯文出版社“譯文紀實”品牌的暢銷新品;上海書畫出版社“藝術史界”品牌帶來重磅作品《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等。
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佳作也是集團亮點,體現鮮明的品牌特色,如《十萬個為什么?科學啟蒙館》(少年兒童出版社),“小小博物家?發現上海系列”叢書和《我們的秘密航海課》(上海教育出版社),還有《太空探索通史——從古代世界到星際未來的發現之旅》《走向宇宙盡頭——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宇宙探索之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等。
三、共襄閱讀盛會,精心策劃多場名家薈萃、主題精彩的閱讀文化活動。
開幕首日,集團精心組織一系列重量級閱讀文化活動,一批知名作家、學者或講座對談,或簽售互動,為武漢書展的廣大讀者帶來一場場閱讀文化盛宴。
著名學者馮天瑜先生和湖北大學教授何曉明、周積明合著的《中華文化史》從中華文化生態、中華文化歷程的諸多方面系統進行研究、論述,是享譽學林、廣受歡迎的學術文化名著,至今已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至第五版,何曉明、周積明兩位教授來到書展現場,為讀者分享馮天瑜先生的學問人生以及名著誕生的故事,共話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海文藝出版社策劃了兩場重磅活動:作家、評論家黃德海攜新作與作家、學者舒飛廉展開題為“思想與文章之間——《史記今讀》的面向”的精彩對談,本書不落入具體的文本賞析,而將一部傳世經典放到文化長河中,回顧生成它的壯闊的時空景象,在古今交融中辨識《史記》至今熠熠生輝的魅力;兩位知名作家圍繞作品,暢談寫作旨趣,解讀多重面向。
“周芳和她昔日的朋友們——《膏礦敘事》湖北首發暨簽售活動”成功舉辦,作品中每個人都經歷時代的風浪呼嘯,但他們對于理想、愛情、信仰的追尋執守卻是相通的,人性的幽微之光始終閃亮,作家周芳與嘉賓葉立文、樊星共話寫作心得,并與讀者互動。
上海教育出版社策劃的重點活動“在對抗和冷漠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學會關心”,邀請湖北省首屆荊楚教育名家徐莉,“樂府文化”創始人涂志剛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長莊曉明展開對談,通過重啟對教育目的的討論,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對自我關心能力的不足、對身邊人或陌生人的冷漠、對動物的遺棄、對環境的破壞等社會熱點話題進行探討,深入解讀關懷教育的經典之作——《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
新聞鏈接: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3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