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城市文明的基石
在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本次調查顯示,2024年我國國民圖書閱讀與數字閱讀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包括閱讀率、閱讀量、閱讀時長等各項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這體現了我國持續的全民閱讀促進政策措施發揮了有效作用,閱讀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國民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許多城市都將全民閱讀作為城市文化建設重要抓手,通過建設公共圖書館、城市書房、社區書屋、特色閱讀空間,組織舉行城市讀書節、城市書展、閱讀大會,扶持實體書店、社會閱讀組織、民間讀書會,培養閱讀推廣人、城市閱讀協會等,促進書香校園、書香企業、書香機關建設,使閱讀設施條件更加普及,城市閱讀氛圍日趨濃厚。書香城市建設實踐,也使我們對閱讀與城市發展關系的認識日趨深入:閱讀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閱讀水平是文明城市的標志之一,閱讀還是城市經濟文化發展的核心引擎。
隨著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和生物科技等新興技術的爆炸式發展,知識經濟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流。閱讀力、學習力、創新力、創意力成為個人的生存發展之道,也成為企業甚至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引擎。城市居民的閱讀水平,強化了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如果說城市是文化的容器,那么文化正是城市的靈魂。一座城市,它的城市建筑、人的氣質、著名企業、著名科研機構、文化地標,這一切的背后,指向的都是人的力量,知識的力量和文化符號的力量。目前,城市競爭已然從拼經濟、拼管理進入拼文化的新階段,文化、文明、精神正在逐漸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閱讀力和學習力是一個城市最本質的競爭力,是最活躍的創造力,是最可貴的生命力。
在書香城市建設中,深圳、蘇州、溫州等不少城市經過多年的努力耕耘,成效顯著。深圳自2013年啟動“圖書館之城”和“閱讀之城”建設,建成各類公共圖書館和自助圖書館937座,城市書房、書吧、讀書會等遍布全城,實現“一公里閱讀圈”全覆蓋?!吧钲谧x書月”成為全民閱讀的金字招牌。根據深圳市統計局數據,2022年,深圳人均圖書借閱量達6.8冊,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占GDP比重達8.3%,表明文化領域已成為城市經濟支柱之一。文化軟實力通過塑造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吸引高端人才與資本,間接推動深圳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深圳市2022年GDP達3.24萬億元,增速居中國一線城市首位,這一成就與城市持續投入文化公共服務、提升市民素養和創新能力密切相關。深圳的經驗提示我們,全民閱讀對城市來說,不僅僅是公共服務,還可以成為城市低投入高回報的文化投資,成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源泉。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國家如此,城市同樣如此。閱讀可以為一個城市的文化注入靈魂。通過全民閱讀,可以使城市居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使城市更有溫度,更有文化魅力,更有精神活力。閱讀文化正在成為一些城市的文化名片。城市學家劉易斯·芒福德認為,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個偉大發明是文字和城市,而閱讀正是將文字和城市連結在一起的精神紐帶。文明是城市的靈魂,“書香氣”是文明城市的“底氣”,“全民閱讀”奠定了城市文明“基石”。城市需通過空間規劃與文化活動,將閱讀嵌入發展基因,構建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的城市公共閱讀文化服務體系,這是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厚植城市文化底蘊,滋養城市文明氣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與歸屬感的社會環境。
閱讀為城市鑄魂,這需要我們更多的城市以更多的實際行動來展示對閱讀價值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