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博會首設網絡文學專題展,讀者現場“催更”
6月18日,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第一天,首次設立的網絡文學專題展備受關注。懷揣著強烈的好奇心,《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第一時間探展:果真,不一般!
6月18日,觀眾在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網絡文學專題展上參觀。本報見習記者 閆昕毓 攝
上午10點不到,以藍色為主基調的展區已經迎來了不少讀者,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大事記、網文出海展示、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展示、網文改編影視動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集錦讓人目不暇接。一些觀眾不禁感嘆,網文世界越來越斑斕多彩!
專程從湖南趕來的讀者江鑫第一個沖到了網絡文學專題展區,仔細閱讀不同板塊的內容,不遺漏一個細節。談起自己喜愛的網文作者,他如數家珍,“網絡文學的發展勢頭迅猛,我專程來學習,尋找喜歡的作品。將有一批網文作家與讀者在這里交流、簽售,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
該展區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給予學術指導。主辦方精選了117種網絡文學作品與讀者見面。全場最火打卡點莫過于占據“C位”的圓形展臺: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網絡文學獎獲獎作品《陶三圓的春夏秋冬》、《濱江警事》(第1部)、《我們生活在南京》吸引眾多目光;《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大江東去》《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斗羅大陸》《繁花》《鬼吹燈》等經典作品整齊擺放,生動呈現網絡文學的一個個高光時刻。
“希望通過這次的線下專題展覽,讓讀者感知實實在在的網絡文學魅力,包括與出版等其他維度的鏈接。現場讀者可以看到網絡文學的不同面孔,既有想象力飛馳,也有人間煙火,還可以記錄偉大時代。”網絡文學專題展區工作人員田明月向記者介紹。授權數字出版和實體圖書出版,涉及10種語言、1100余部作品、上架6800部中國網文翻譯作品、培養海外原創作家46萬名……在閱文集團推動海外傳播展區,一組組數據尤為亮眼。《濱江警事》作者卓牧閑、《我們生活在南京》作者天瑞說符來到現場助陣。卓牧閑告訴記者,這兩年大批中國網絡文學故事走出國門,成為全球流行文化的風向標,這次展覽搭建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為作者與讀者、作者與作者架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十分期待在現場聽到讀者對于作品的反饋與建議”。
圖博會期間,展區還將邀請意千重、吱吱、何常在、紙老虎等知名網文作者,圍繞短篇網文與新大眾文藝、女性敘事與IP改編以及現實題材創作等網文領域當下熱點話題開展主題活動。
30分鐘的逛展時間雖不長,但“含金量”不低。中國網絡文學發展歷程與豐碩成果盡收眼底,特別是這一文藝形態在數字化背景下的創造活力與文化價值盡顯。“看了展覽,收獲很多。很多作品我都看過。我希望明年再來時,會有更多新作品出現,看到更多新作者和好故事。”讀者蘇友友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