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怎樣促進全民閱讀
在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AI)迅速發展的今天,知識獲取的方式和渠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信息的傳遞、知識的傳播,乃至文化的擴展,都越來越依賴數字化技術和網絡平臺。在這樣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時代,傳統的閱讀方式和推廣方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利用AI和現代科技推進全民閱讀,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2022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舉辦的賀信中說:“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备鶕度耖喿x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已經開始重視全民閱讀在提升國民文化素養、增強社會凝聚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這樣的語境下,如何應對新時代信息環境的變化,充分發揮閱讀的價值,依舊需要進行系統的思考和創新。為此,我們需要結合AI時代的特點,從多個維度去完善和創新全民閱讀的相關政策,推動全民閱讀走向更加高效、深刻的未來。
AI時代閱讀的挑戰與機遇
在過去的時光里,“閱讀”一詞幾乎專指傳統紙質書籍的閱讀。然而,隨著數字化和AI技術的發展,閱讀的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天,電子書、在線文章、音頻書甚至通過AI生成的定制化內容,逐漸成為人們日常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梢哉f,閱讀的邊界已經被大大擴展,從傳統的文本閱讀,發展為跨平臺、多模態的多樣化閱讀方式。
這種轉變為全民閱讀的推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信息和知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進入每個人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他們的閱讀習慣和偏好已經逐漸發生了變化。然而,這也帶來了挑戰——如何定義“閱讀”,如何衡量閱讀的質量和深度,如何在科技和信息海量的背景下確保閱讀的質量和內涵?
在全民閱讀的推廣中,教育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傳統的閱讀教育大多依賴紙質書籍和面對面的互動,而AI時代,教育方式的數字化轉型變得勢不可當。越來越多的在線閱讀平臺、互動學習工具,以及基于AI的個性化閱讀輔導系統應運而生。這些新興工具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閱讀習慣和興趣,自動推薦合適的閱讀材料,并通過數據分析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
然而,技術的進步雖然為閱讀教育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但也不可忽視其帶來的問題。碎片化信息的消費、快節奏的閱讀習慣,使得深度閱讀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面臨困境。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平衡數字化便捷性與傳統閱讀的深度,如何在鼓勵數字閱讀的同時確保閱讀質量,成為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全民閱讀中“閱讀”的定義與規范
今天的“閱讀”已不再僅僅局限于紙質書籍,還包括了電子書、網絡文章、音頻書籍、視頻材料甚至互動式內容。閱讀的范圍應涵蓋各種信息獲取方式,并且在傳統閱讀與現代數字閱讀之間建立有效的連接。
在“閱讀”定義的同時,還應關注閱讀的質量與深度。面對海量的信息和碎片化的內容,如何幫助人們在信息洪流中保持對“深度閱讀”的追求,如何確保閱讀內容的真實性和教育價值,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因此,除了提供多樣化的閱讀形式外,我們還應重視對閱讀深度和閱讀能力的培養,以避免表面化、速食化的閱讀趨勢。
隨著AI技術的普及,傳統的閱讀教育已不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閱讀素養的要求。在《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中,政府已經明確規定了各級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的責任。同時,學校(包括小學、中學、大學以及職業學校)在閱讀推廣中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要通過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深度閱讀能力和創新意識,也需要引起注意。
學校應當在課外閱讀和課堂教學中,積極融入現代科技元素,如通過AI工具和數字平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利用大數據分析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閱讀推薦。在這方面,教育部門應為教師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支持,確保他們能夠有效地利用現代技術促進學生的閱讀教育。
全民閱讀的服務保障與創新路徑
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閱讀服務成為提升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領域,政府、企業以及社會組織應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數字化閱讀平臺的建設,并加強對低收入群體、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閱讀支持。例如,針對老年群體,可以開發專門的語音閱讀平臺,讓他們能夠通過語音閱讀的方式獲取書籍內容;針對視力障礙者,可以開發更多的盲文書籍和輔助技術,確保他們的閱讀需求得到滿足。同時,數字化平臺應提供更多樣的閱讀體驗,如在線書籍討論組、互動式閱讀平臺等,以激發讀者的興趣和提高參與度。
為了保證全民閱讀政策的長遠效應,必須考慮到閱讀保障體系的可持續性和公平性。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全民閱讀需求的增長,政策的實施不應停留在表面,更應落實到資源的分配和教育的普及上。政府需要加強對貧困地區、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投資,確保所有人群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優質的閱讀資源。此外,政府應通過引導和激勵,鼓勵出版商、科技公司、文化機構等各方面的參與,通過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等渠道,推動全民閱讀良性循環。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組織、企業和志愿者的力量也不可或缺,合作共贏的機制應當成為全民閱讀的長期發展戰略。
AI時代的到來,使我們對“閱讀”的理解和實踐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隨著技術的進步,知識的獲取已經不再是限制性因素,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之間的對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閱讀。我們不僅要關注數字化工具的普及,更應注重思維方式的轉變,推動讀者進行深度思考和批判性分析,塑造具有全球視野和本土價值的閱讀習慣。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比耖喿x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國民的整體文化素養,推動社會的文化復興和思維的創新。在這一過程中,AI技術既是強有力的推動者,也是我們深入思考和文化塑造的工具。通過科學的政策引導、創新的技術手段和廣泛的社會參與,我們可以共同實現全民閱讀的目標,迎接更加多元、更加智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