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轉型升級更需做好精細化運營
時至今日,再回首實體書店近10年轉型升級的發展歷程,一些實體書店可能已陷入惡性競爭的局面,如不得不線上線下全面參與價格戰、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店面改造、引入更多其他業態經營、過度追求新技術產品工具等,一些書店投入很大但成效有限,甚至出現越升級調整銷售越差利潤越薄的情況。在此之下,對店面進行深耕細作,做出特點,打造自己核心產品與競爭力,進行精細化運營顯得難能可貴。
渠道多元,競爭日益激烈
當前,實體書店的卷價格、卷改造、卷營銷、卷品類等競爭日益激烈,給行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卷價格。各實體書店為吸引消費者,在線下,頻繁推出打折促銷活動,從會員折扣銷售到節假日滿減,一些書店甚至低于成本價銷售暢銷圖書;在線上,試圖通過布局線上店鋪、直播帶貨等拓展銷售范圍,以低折低價策略贏得讀者與市場。
卷改造。不少書店為提升書店顏值、營造獨特的閱讀氛圍,在店面裝修時投入大量資金,相互借鑒、互相模仿,追求成為網紅打卡地,甚至部分書店過度注重裝飾,陷入裝修競賽怪圈。一些書店為凸顯科技含量,跟風引入如導引機器人、全民閱讀亭、自助售書機甚至卡拉OK歡唱機等高科技產品,花費不菲。
卷營銷。實體書店近年來加大線上線下營銷推廣的力度。線下,舉辦的作者簽售會、讀書分享會、親子閱讀活動等,形式、內容普遍缺乏創新與差異化,呈現出同質化趨勢。線上,除在各平臺店比拼價格折扣外,是千篇一律的直播帶貨、視頻帶貨、微信群營銷等,缺乏專業人才和平臺流量加持,投入多利潤薄甚至虧損。
卷品類。在圖書選品方面,實體書店近年來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立足店面、區域特色進行針對性的“小而精、小而準”的選品,但選品團隊能力普遍參差不齊。在多元產品選擇上,也存在著引入品種過多、過雜情況,與教育、與文化的結合也有所欠缺,存在不少產品滯銷的情況。
卷人才。新業務的推出,原有隊伍已不適應行業發展需要,人才隊伍建設成為企業發展重點,社會招聘人才的要求和標準不斷提高,引進高素質人才的性價比越來越低,內部培訓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對企業的整體要求越來越高。
短板之下,可能“賠本賺吆喝”
線上渠道發行占比日益擴大,實體書店面臨眾多短板,使得在轉型升級中的投入與創新業務拓展,很多可能都是“賠本賺吆喝”,增收不增利,甚至對營收增長的貢獻都有限。
資源整合利用不足。實體書店近年來將大量資源投入線上價格戰、店面改造、線上渠道建設等方面,缺乏對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如在裝修等硬件上投入過多,在店面選品、服務提升等軟件建設上關注不夠。如發行集團內部間的線上線下營銷協同與資源共享不夠,線上線下結合互補不足,難以形成有效的規模效應,無法充分發揮線上線下融合優勢等。
主業經營創新不強。書店普遍關注的線上銷售與直播帶貨等營銷手段,對于圖書經營與文化服務兩大主業,沒能起到明顯推動作用。如店面的圖書選品缺乏特色,未能與當地讀者需求和市場趨勢相適應。如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策劃等文化服務,普遍缺乏創新創意,同質化營銷難以滿足讀者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營銷方式方法單一。實體書店的營銷手段主要集中在打折促銷、活動營銷等傳統方式上,缺乏對新營銷方式與新技術手段的關注與應用的重視。如線上線下低折扣銷售,往往有銷售少利潤或沒利潤。如在新媒體營銷上,部分書店開設官方賬號或組建社群,但內容更新不及時,互動有限。如直播帶貨既缺少優秀主播、品牌主播,又在直播的選品、推薦技巧、營銷方式上存在不足。
引進人才適配性欠缺。實體書店在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存在較大短板,與需求職位的適配性存在差距。如受薪酬限制,部分實體書店招聘的新員工素質參差不齊,經營管理、新媒體營銷、新技術應用等專業人才嚴重不足。如對員工培訓投入不夠,無法及時掌握行業最新動態和專業知識等。如對部分員工的培訓成效不佳等。
把好方向,做好精細化運營
實體書店要在線上電商“群狼環伺”之下順利突圍,仍需與時俱進、升級發展,但傳統粗放式的調整方略可能不再適用,精細化運營、創新性發展才是未來發展之道。
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線上發行飛速發展,實體書店的存在價值已不再是圖書銷售,而在于提供獨特的文化體驗和社交空間。如何選品、如何發揮文化服務功能,甚至如何重新樹立書店品牌口碑等,都需要深思熟慮。如一些書店推出全新子品牌,有別于新華書店進行差異化經營;強化選品、減少圖書經營面積;加強業態升級,增加更多與文化、與圖書相匹配的多元產品,與圖書相互引流等。
立足主業、強化服務。回歸圖書銷售與文化服務主業,通過加強圖書選品精準度和特色化,提供更優質的多元服務,是價格戰之外,實體書店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所在。如切實做好選品,在企業內外培養更多選品師。如深入了解當地讀者閱讀需求和興趣愛好,服務“最后一公里”;提升員工專業素養,為讀者提供更專業的圖書推薦和閱讀指導服務等。
發力線上、主動求變。積極拓展線上業務,利用新技術手段協助提升書店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如持續優化線上店鋪的整體設計與購物流程。如運用大數據分析讀者購買行為和閱讀偏好進行精準營銷;組織線上線下結合的互動營銷活動等。
強化線下、突出創新。線下實體書店更加注重運營的創新性與差異化,更好地服務當地企事業單位與區域讀者。如結合當地文化和書店定位,打造特色空間環境。如舉辦主題式閱讀活動、文化創意市集等創新文化活動;加強與周邊商家、社區的合作,開展聯合營銷等。
引進人才、強化培養。加大急需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建立高素質人才隊伍,適應新形勢下實體書店發展的需要。如引進營銷策劃、線上運營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加強對引進的技術型、創新型人才的考察,讓人才與業務更加適配。如定期組織內部培訓和外部學習,提升員工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等。
渠道日益多元,實體書店要更穩妥地集聚資源,要轉變觀念、立足主業、創新服務、推進協作、強化合作,要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杜絕惡性競爭,才能避免重復建設,才能在當下圖書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