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杠桿中國:湖北戰略支點的鍛造邏輯
作者:鄒德文、李波平、姜濤
出版時間:2025年4月
定價:88.00元
在中國經濟版圖上,中部地區猶如巨龍之腰,其強弱深刻影響著國家發展的整體態勢。中部崛起絕非區域發展的局部命題,而是關乎全局、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抉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部地區作為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戰略腹地,其崛起具有特殊意義:它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是應對國際競爭的戰略腹地,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環節。
實現這樣的崛起,必須找準支點。支點者,撬動全局之關鍵也。從物理學視角看,支點的價值在于能以最小力量撬動最大重量;從經濟學維度說,支點的意義在于能以關鍵突破帶動整體躍升。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每一個成功崛起的區域都有其戰略支點——美國的芝加哥、德國的法蘭克福、日本的東京灣區,莫不如是。
在中國經濟版圖重構的關鍵時期,長江之畔正醞釀著一場深刻變革。當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相繼成為國家戰略高地時,中部地區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支點來撬動發展勢能。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天賦大任的湖北肩負著“建成支點”的時代使命。湖北作為中部地區的戰略要地,天然具備成為支點的稟賦優勢。
基于這樣的認識,由我和湖北省委黨校的李波平教授、姜濤教授共同編著的《崛起:支點的力量》一書建構了系統的支點建設框架。如何鍛造支點?該書以“使命—根基—路徑—保障—愿景”的完整邏輯體系進行探討。這一體系闡述支點建設的七項重點任務和路徑,即重點實施“七大戰略”,整體提升“七個能力”——二者互為表里,形成以七項重點任務為主體,以戰略實施、能力提升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格局。“七大戰略”如同精準施力的杠桿臂,“七個能力”則是杠桿另一端撬起的戰略重量,共同構成支點建設的力學體系。從每一組“戰略”和“能力”的關系來看,前者是路徑,后者是目標。同時,“七大戰略”與“七個能力”體現系統集成效應。“七大戰略”系統覆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對外開放、生態保護、文化繁榮、區域協調等關鍵領域,“七個能力”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求與湖北發展實際,在系統集成中產生“1+1>2”的協同效應。
支點的價值體現在功能強、循環暢、動力足,支點的功能表現為戰略牽引顯著、要素集聚突出、資源配置優化、輻射帶動明顯,支點的力量彰顯為更好發揮支撐、服務、鏈接、引領作用。通過“七大戰略”的系統實施和“七個能力”的協同提升,湖北將真正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戰略支點,在服務國家大局中展現湖北擔當,在推動中部崛起中貢獻湖北力量。
歷史從不垂青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機遇永遠青睞開拓創新、永不自滿者。從青銅時代的銅綠山古礦冶到近代“漢陽造”的工業覺醒,從熊家冢的楚王車馬陣到長江黃金水道與浩吉鐵路新的十字交匯,從三峽工程的“國之重器”到光谷星空的未來之光,湖北的基因里始終鐫刻著“以支點撬動時代”的密碼。讓我們匯聚成活力奔涌、動能澎湃的戰略支點,以長江為力臂,撬動中部崛起的時代杠桿!
(作者系湖北省經濟學會會長、二級教授)